cpselvis

落花无言,人淡如菊,心素如简

嗨,我是程柳锋 (@cpselvis),一名来自中国的 web 开发者。现居深圳,就职于 腾讯。目前负责研发规范和工程化建设,曾在OSC源创会上做过分享。


腾讯ivweb前端工程化工具feflow思考与实践

本篇文章主要介绍腾讯IVWEB团队从0到1在工程化的思考和实践。feflow的全称是Front-end flow(前端工作流),致力于提升研发效率和规范的工程化解决方案。愿景是通过feflow,可以使项目创建、开发、构建、规范检查到最终项目上线的整个过程更加自动化和标准化。

要解决的问题

  • 项目的目录结构按约定生成
  • 团队有一套开发规范进行约束
  • 支持多种类型的构建,包括Fis构建和webpack构建
  • 团队内部的代码贡献统计、离线包内置App等
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我们于17年2月底开始投入工程化feflow工具的开发和相关规范的制定,目前已经研发出了 feflow 的 CLI 版本,后续会推出 GUI 版本。

架构设计

为了让 feflow 的具有高可扩展性,我们设计了4层结构,分别是:插件生态、内核层、参数解析器和控制台。除了贯穿整个开发工作流的基础命令选择通过内部插件内置在CLI 的Core里面,其它非必要命令统一通过插件机制进行扩展。

另一方面,为了使得 feflow 能够适用多种类型的项目。我们开发了多种类型的业务脚手架,如:活动模板、App H5模板、RN模板和业务组件模板。

执行过程

当用户在控制台里面输入某个命令。首先会通过CLI 的参数解析器,将这个命令解析成一个object对象,然后传递给CLI 的内核。所有的命令都是通过内核上下文提供的 register 函数 进行注册的,一方面内核自身会读取内置插件 注册的基础命令,另一方面,内核会读取本地已经安装的外部插件注册的命令。如果找到用户输入的命令则开始执行命令对应的回调函数。

基础命令设计

# 初始化项目
$ feflow init

# 本地开发
$ feflow dev

# 代码质量检查
$ feflow lint

# 打包构建
$ feflow build

# 代码发布
$ feflow publish

# 安装插件、脚手架等
$ feflow install package

# 配置本地客户端,如: npm 的源和 proxy
$ feflow config <key> <value>

前面提到,CLI 的命令包含两部分,分别是内置在内核里的基础命令和外部插件提供的命令。那么外部插件要如何设计呢?

插件机制设计

插件实现原理

这里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,通过使用node提供的module和vm模块,可以通注入feflow全局变量来访问到cli的实例。从而能够访问cli上的各种属性,比如config, log和一些helper等。

 loadPlugin(path, callback) {
    const self = this;

    return fs.readFile(path).then((script) => {

      const module = new Module(path);
      module.filename = path;
      module.paths = Module._nodeModulePaths(path);

      function require(path) {
          return module.require(path);
      }

      require.resolve = function(request) {
          return Module._resolveFilename(request, module);
      };

      require.main = process.mainModule;
      require.extensions = Module._extensions;
      require.cache = Module._cache;

      // Inject feflow variable
      script = '(function(exports, require, module, __filename, __dirname, feflow){' +
          script + '});';

      const fn = vm.runInThisContext(script, path);

      return fn(module.exports, require, module, path, pathFn.dirname(path), self);
      }).asCallback(callback);
  }

命令注册:

命令需要以feflow.cmd.register进行注册,比如:

feflow.cmd.register('deps', 'Config ivweb dependencies', function(args) {
    console.log(args);
    // Plugin logic here.
});

说明:

  • register有3个参数,第一个是子命令名称,第二个是命令描述说明信息,第三个是对应的子命令执行逻辑函数。
  • feflow会将命令行参数args解析成Object对象,传递给插件处理函数

配置

可以通过feflow.version获取当前feflow的版本,feflow.baseDir 获取feflow跟目录(在用户目录下的.feflow),通过feflow.pluginDir 获取插件目录

日志

通过feflow.log来进行相关命令行日志输出

const log = feflow.log;
log.info()    // 提示日志,控制台中显示绿色
log.debug()   // 调试日志,  命令行增加--debug可以开启,控制台中显示灰色
log.warn()    // 警告日志,控制台中显示黄色背景
log.error()   // 错误日志,控制台中显示红色
log.fatal()   // 致命错误日志,,控制台中显示红色

安装

插件开发完成后,可以通过 feflow 提供的 install 命令安装插件。安装的插件会放置在本地客户端 ~/.feflow/node_modules 文件夹下,并且写入到 ~/.feflow/package.json 中

$ feflow install feflow-plugin-xxx   // 安装某个插件

之后每次运行命令时,便会从本地加载插件所注册的命令

全量更新和增量更新

当CLI发布了一个新的版本,可能我们会废弃掉某些功能或者提供了新功能。这个时候如果用户依然使用的是旧版本,由于某些服务已经废弃掉了则会报错。在这种新旧版本不兼容的情况下,如何强制用户进行CLI的升级呢?需要在运行命令之前检查本地的CLI是否和远程提供的新版本是否兼容。在新旧版本不兼容时,会强制全量更新。如何判断当前用户安装的本地版本和远程最新版本是否兼容呢?

这里非常巧妙的运用了一下 npm 的 registry机制,每次发布新版本,我们会在 package.json 里面新增一个自定义字段 compatibleVersion,它的值是一个 semver 的版本号。本地检查时,会读取本地已经安装的版本和远程最新的版本进行比较,看看是否满足 compatibleVersion 的要求。如果不满足,则会自动运行 npm install feflow-cli 到最新的版本。

 "configs": {
    "compatibleVersion": ">=0.13.0"
 },

对于插件,采取的是增量更新机制。每个发布到 npm 上的插件的package.json 中同样会有上面的这个字段,对于本地安装的不兼容的插件列表,会采取增量更新。

多类型脚手架的架构设计

项目拷贝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,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:

  • 容易出错;一旦某个关键文件拷贝丢失或者错误,很可能需要耗费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排查环境问题。
  • 不同场景下对目录结构要求不同;平时开发过程中,工程通常会分为运营活动、Hybrid业务、入口级别的项目(对性能和体验有极致和苛刻的要求)。需要基于RN或者Node.js的首屏直出,还有常用的业务组件等的开发。
  • 新的Feature和BugFix难以同步;某个同学开发过程中增加的新方法或者解决的bug很难传递给其它同学并且沉淀成经验积累下来。

社区里面提供了完美的Yeoman解决方案,它是为了自动化项目的创建而生。Yeoman创建项目包括以下几个阶段:

  • initializing: 初始化一些状态之类的,通常是和用户输入的 options 或者 arguments 打交道
  • prompting: 和用户交互的时候(命令行问答之类的)调用
  • configuring: 保存配置文件(如 .babelrc 等)
  • writing: 生成模板文件
  • install: 安装依赖
  • end: 结束部分,初始代码自动提交

我们只需要继承Yeoman的Generator类做模板定制化,基于Yeoman的脚手架设计思路应该如下图所示:

当开发者输入 feflow init 命令时,开发者会告诉CLI需要创建哪一种类型的项目,CLI收到命令后。从本地已经安装的Yeoman脚手架里面选择某种类型的模板。然后,CLI会调用Gitlab API在远程创建仓库并且授予开发者master权限。接下来,会根据实际业务场景需要,自动化申请一些打点信息,常见的如离线包id,监控告警id等等。之后,在本地目录生成代码并且安装项目依赖的npm包,最后将本次初始化生成的所有代码自动提交到远程Git仓库。

多类型主流构建支持

为了让feflow 支持多种类型的构建环境,比如 Fis3 和 webpack,或者前不久刚推出的号称零配置成本的 Parcel 构建。在每个项目的跟目录会放置一份配置文件,名称为 feflow.json。它的配置可能是这样的:

{
    "builderType": "builder-webpack3",
    "builderOptions": {
        "moduleName": "mobile",
        "bizName": "category",
        "minifyHTML": true,
        "minifyCSS": true,
        "minifyJS": true,
        "usePx2rem": true,
        "remUnit": 100,
        "remPrecision": 8,
        "inject": true,
        "port": 8001
    }
}

builderType为构建的npm包,builderOptions为构建的参数配置。

最后

腾讯IVWEB团队的工程化解决方案feflow已经开源:Github主页:https://github.com/feflow/feflow

如果对您的团队或者项目有帮助,请给个Star支持一下哈~

最近的文章

Webpack4新特性介绍

导语: webpack是一个JS应用打包器, 它将应用中的各个模块打成一个或者多个bundle文件。借助loaders和plugins,它可以改变、压缩和优化各种各样的文件。它的输入是不同的资源,比如:js、css、图片、字体和html文件等等,然后将它们输出成浏览器可以正常解析的文件。当下最流行的模块打包器 webpack 于2018年2月25日正式发布v4.0.0版本,代号legato。从官方的 发布日志 来看, 本次大版本更新带来了很多新特性更新和改善,这将会让webpack的配...…

继续阅读
更早的文章

Fis3构建迁移webpack之路

Webpack从2015年9月第一个版本横空初始至今已逾2载。它的出现,颠覆了一大批主流构建如Ant、Grunt和Gulp等等。腾讯NOW直播IVWEB团队之前一直采用Fis构建,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从Fis迁移到webpack遇到的问题和背后的黑科技,内容包括inline-resource、多页面构建、资源压缩、文件hash、文件目录规则等等。为什么要迁移至webpack?有两个层面的原因: 首先webpack的社区生态火爆,插件齐全并且维护更新的很频繁,遇到了问题,比较容易解决。 we...…

继续阅读